你的位置:bck体育app官网 > 新闻动态 > 一个小伤口,一脚踏入鬼门关?这些事得知道!_杆菌_痉挛_毒素
一个小伤口,一脚踏入鬼门关?这些事得知道!_杆菌_痉挛_毒素
发布日期:2025-08-19 19:51 点击次数:158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意外伤害。例如划伤、刺伤、擦伤等,很多人觉得 “小伤而已,贴个创可贴就行”,但你知道吗?有些不起眼的小伤口,可能会招来一个“狠角色”—— 破伤风。
哪些“小伤口”容易感染破伤风?
破伤风是由自然界中的破伤风杆菌通过人体皮肤、黏膜伤口侵入而引发的局部感染。破伤风杆菌平时是无毒的,仅仅是一种普通细菌,如果伤口不缺氧,它可以通过我们人体的抵抗力被清除掉。但在缺氧和污染的环境下,破伤风杆菌会复苏并转化为具有毒性的繁殖体,进而分泌破伤风毒素,引发感染。
所以,容易造成缺氧或感染环境的“伤口”,容易得破伤风。比如生锈的铁钉扎伤后,伤口封闭,形成一个缺氧环境,如果铁钉上有破伤风杆菌,感染风险就会很高。另外交通事故导致的开放性伤口,容易接触污染物,感染破伤风的风险也很高。
还有受伤出血后,如果采用不正确的处理方法,比如直接用香灰、泥土、柴灰、脏布等按压伤口,这些香灰、泥土中可能含有破伤风杆菌,按压又使伤口封闭形成缺氧环境,会让原本低概率的感染风险大幅度升高。
展开剩余64%当然,马蜂蛰伤、蚊虫叮咬、牙龈出血、肛门脓肿等情况,也存在感染破伤风的可能,只不过感染概率较低,大家也不必过于恐慌。
感染破伤风杆菌后有哪些症状?
感染破伤风杆菌后,通常会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期(多数为3~21天)才会发病,这一特点往往容易被人们忽略。一般来说,潜伏期越短,症状越重。其主要症状有以下几个方面:
1)全身骨骼肌痉挛:破伤风杆菌分泌的毒素中,痉挛毒素是引发症状的关键。该毒素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后,会导致全身骨骼肌持续强直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。
比如:面部表情肌受累时,呈现“苦笑面容”;咀嚼肌痉挛导致张口困难;颈项肌收缩引发颈项强直,即颈部明显僵硬;背部肌肉痉挛则出现角弓反张。腹肌受累时,会形成板状腹,其肌肉硬度如同木板一样。最严重的情况是咽喉肌强烈收缩,会造成呼吸受阻,引发缺氧、呼吸困难、呼吸衰竭,甚至导致猝死,这也是破伤风最致命的问题。
2) 植物神经紊乱:破伤风毒素可以干扰中枢的植物神经系统,造成病人血压忽高忽低,心率忽快忽慢,大汗淋漓。
3)并发症:因为肌肉强烈、持续的收缩,造成肌肉断裂、肌溶解,骨折。
破伤风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,对于重症患者,特别是老人、儿童,如果没有医疗干预的情况下,致死率接近100%。全世界破伤风的平均病死率在30%-50%之间,即使在我国最好的医院,病人来医院很早,病死率也在10%左右。值得欣慰的是,破伤风虽然可怕,但可以预防,因此受伤之后,我们也不必过于紧张。
受伤口怎么预防破伤风?
1)伤口处理:一定要及时、彻底地清创。可使用清水和消毒剂清洗伤口,保持伤口清洁。如果伤口较深或者清理不干净,应及时去医院进行处理,清除异物,并用过氧化氢冲洗、消毒。清创完了以后,伤口的细菌会大大的降低,伤口缺氧和感染可能性就很低,得病概率也会同步降低。
2)接种疫苗:尽早接种破伤风疫苗,尤其是从来没接种过的或者接种时间超过10年的人群。接种疫苗是预防破伤风最科学、最安全、最有效、最经济的办法,这是医学上公认的。
3)注射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:被动免疫制剂可视为外源的抗体,可临时、局部地抵挡循环毒素,并消除其致病性。
总而言之,破伤风虽凶险,但可防可控 —— 及时清洁伤口、规范处理伤口,尤其是存在较深、污染严重的伤口时,尽早接种破伤风疫苗或抗毒素,就能最大程度降低感染风险,为健康筑牢防线。
发布于:北京市Powered by bck体育app官网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